授权基地查询
智库专家查询
非遗传承人查询
在当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苗族刺绣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以促进苗族刺绣工艺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培养人才和技术人员是苗族刺绣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高效率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是推动苗族刺绣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今,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墨,其存在形态包括物质形态的本体结构和非物质形态的精神结构两部分,二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传统制墨体系初成于汉代,早期制墨使用的烟料以松木燃烧而得的松烟为主。除了传统的黑色墨,还出现了将矿物质颜料碾碎后和胶入药而制成的彩色墨。此时的墨锭尺寸更大,长度可超过20厘米。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现在茶叶已经成为世界3大非酒精类饮料之一,其以健康的生化特征与平和的生理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包括4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表1)。
对茶俗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传承,以及茶俗与茶礼互动交融的梳理与阐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茶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目前,我国传统手工艺以家族、师徒,以及近、现代院校教育为主要传承方式。传艺是手工艺传承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申报地区人民政府向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审核论证,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程序。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审查机构将向委员会提出建议,以便其做出决定。委员会每年应更换四分之一的审查机构成员。秘书处应至迟于委员会届会开幕三个月之前,将待补空缺职位通知各选举组的缔约国。关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项审查应评估遗产项目的存续力以及保护计划的可行性和充分度。相关缔约国应得到及时通知。
一、民间音乐(17人)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分布地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村或工作单位职业申报单位或个人1I-1西安鼓乐西安赵庚辰★男1918.11西安市和平路食堂退休职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2顾景昭★男1946.11周至县集贤镇东村农民陕西省艺术研究所3田中禾★男1943.12周至县集贤村小学退休教师陕西
伊双来,男,1947年生,山东省嘉祥县马村镇李楼村人,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经常参加各种大型会演和节日活动,频繁活跃在舞台上。目前伊双来年龄偏大,主要从事乡村红白喜事鼓吹乐演奏,参加大型演出活动较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记霍德忠,道号霍怀虚,山东平原县人,男,1949年9月出生,汉族。泰山道教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处于濒危状态。泰山宗教活动完全停止,泰山道教音乐销声匿迹。现今,泰山道教音乐由现任泰山碧霞祠住持霍怀虚道长传承。多次受到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领导的称赞。
吴英民,男,1955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胶东镇斜沟崖村,现供职于青岛市有线网络集团胶州有限公司,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4年,吴英民一家被中共胶州市委宣传部授予“秧歌世家”称号。2006年吴英民的三女儿吴昭梅被评为“胶州秧歌形象大使”。
胡志蕴,女,1933年生,祖籍山东省即墨市,原胶州市文化馆舞蹈干部,副研究员,现已退休。从1951年开始,胡志蕴因参加文工团文艺会演及进入文化馆从事舞蹈研究创作的工作需要,开始接触并学习胶州秧歌。2007年6月,胡志蕴同志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9月15日晚,“非遗画卷 美好相见”第二届湖南非遗博览会在郴州长卷历史文化街区启幕。本届非遗博览会包含“沉浸式情景非遗展演”和“非遗集市”两大板块。
2023年9月1日,福建省率全国之先,印发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路径,助力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方案》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组织工作的规划布局。二是发挥“非遗+”融合新动能。
9月16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禹州市文化馆、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木偶剧团倾情演出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展演”活动在禹州市文化馆一楼剧场隆重举行。
9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仿真绣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研培开班仪式在南通市文艺之家举行。
9月13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歌剧院承办,全省各级非遗传承人共同演出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陇原回响》在甘肃大剧院精彩上演。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反映出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展示出甘肃各族人民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9月12日傍晚,“齐聚文都 多彩非遗”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遗展示活动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盛装启幕。非遗精粹吸引游人本次活动为期一周,来自泉州、青岛、长沙、绍兴、温州、济南等14个“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非遗传承人齐聚哈尔滨,近百项非遗精粹将进行集中展示。